A2 凸輪對位-(1)概述

A2 凸輪對位-(1)概述

台達A2 凸輪對位 功能,雖然參數繁多,但觀念並不難,本篇以簡要的方式來說明:

1.目的:修正凸輪的相位,以符合實際的應用!

2.原理:將 感測器信號發生時的 凸輪實際相位 與 目標值 做比較,自動計算誤差量 並加以修正

3.應用:產品位置修正,機械傳動誤差修正,累積誤差修正.

4.凸輪對位 可否與 同步軸 一起使用? → 可以

5.凸輪對位同步軸 的特性差異為:

Read more

A2 凸輪 同步軸-(3)效果驗證

A2 凸輪 同步軸-(3)效果驗證

同步軸 運作時,我們要如何確定它已經正常工作了?還是根本就沒有作用!本篇會逐步加以解說,首先介紹同步軸的工作方塊圖(如下):左側為 實體的脈波來源,由 P5-39.Y 來選擇,用來連接 編碼器 或其他伺服驅動器 輸出的脈波,另外還必須連接 DI7 (CAP) 抓取 感測器的信號,系統架構請參考 A2 凸輪 同步軸-(1)設定方法

Read more

A2 凸輪 參數生效時機

A2 凸輪 參數生效時機

ASD-A2 凸輪相關參數眾多,雖然大多可在任何時機寫入,但不是立即發生作用!了解參數的生效時機,有助於對 凸輪狀態 更精確的控制,各參數生效時機如下圖所示:

A點:當 P5-88.X0=1,凸輪開關啟動,整個 P5-88 內容生效且鎖定,包括:

  • P5-88.Y:主軸來源
  • P5-88.Z:嚙合條件
  • P5-88.U:脫離條件
  • P5-88.BA:脫離時觸發的 PR 號碼

此時嚙合條件可能還未成立,凸輪仍在 停止狀態

Read more

電子凸輪 與 同步軸

電子凸輪 與 同步軸

在傳統機械裡,軸與軸之間是靠機構來傳動的,例如下圖所示,主/從軸間以一條 平皮帶 相連,當主軸開始轉動,從軸也一起轉動!假設主/從軸的輪徑相同,並在輪上都做一個 ∇ 標記,初始的位置都在正上方.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轉後,由於皮帶的打滑,主/從軸輪徑誤差等諸多因素,發現主/從軸上的標記 ∇位置不一樣了!表示主軸與從軸的相位偏移了!

Read more

設定ECAM/CAP/CMP 來源可以跨軸 P1-19.U

設定ECAM/CAP/CMP 來源可以跨軸 P1-19.U

M-R 的 ECAM/CAP/CMP 功能都是承接 A2 來,

主要與A2 的差別是所有來源(CN1脈波, CN5 輔助編碼器脈波, 主編碼器回授…)都有X, Y, Z軸可以選,

但最早的 M 系列設計這些功能塊都是只能使用本體軸的來源,不可以跨軸。

試想若有一個編碼器訊號要帶動三軸一起跑凸輪,那原來的功能就無法做到,

除非將編碼器訊號 Bypass 到每一軸去。

後來我們將 ECAM/CAP/CMP 的功能全部改成可以跨軸,為了與之前的功能做區分訂了 P1-19.U 來做切換。 Read more